人类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詹姆斯•格雷克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第1章)。非洲土著部落在...
本书内容大多是从作者6 年多以来积累的上千篇博客中节选而来的,分为“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之美”、“几何的大厦...
<内容摘要> 《数学女孩》以小说的形式展开,重点描述一群年轻人探寻数学中的美。内容由浅入深,数学讲解部分十分...
《数学女孩》系列以小说的形式展开,重点描述一群年轻人探寻数学中的美。内容由浅入深,数学讲解部分十分精妙,被称为...
两位哲学家从哲学、神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死亡和永生,揭开了死亡的棺材盖,让我们正视生与死。叔本华、尼采、加...
“在这样一个春色满园, 樱花飘落的地方, 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 宛若指挥家般修长的手指, 温暖的小手, 淡淡的清香。 ...... 我遇见数学,又通过数学遇见了她。 然后通过她—我遇见了自己。 对我来说,无可替代之物是什么? 对我来说,无可替代之人…...
也读过台版,可也许是两岸用语差异的缘故,或是台版没有图灵这样细致的编辑,我的阅读在最后一章因语言理解问题而停滞了。这句话该是有错吧——是不是矛盾了呢?像这样的疑惑让我没能顺利读完。
因此看到译者正是台版译者时我有些担心——这本书我不会永远也无法读懂了吧?直到昨天下载了样章,仔细比对了一番,我才放下心来。许多地方换成了我们熟悉的表述,好些排版分段也变得更为优美,最重要的是我见到了熟悉的精细注释——正如《数学女孩 4》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以下五行为译者所加”,而修改原因竟是原文在某一特殊情况下出现了 0 作除数的问题。不知是译者重新打磨了译文,或是编辑不辞辛劳地把文字全部润色,还是审校者仔细研读挑出书中的微小错误——总之,感谢为这本书付出的所有人。我想,我对这次代数之旅更有信心了吧。
学长(“我”)和米尔嘉高三了,我也高三了。《数学女孩》系列完整陪伴我的高中生活,我也深受其影响,写下了一些类似的文字。不知我收到这本书时,离高考还剩几日呢?也许我在高考考场上,会想起学长说的“举例是理解的试金石”,或是会模仿泰朵拉脚踏实地细心计算,会如尤里般灵光乍现,甚至能像米尔嘉一样应对自如。期待她、他们,陪伴我走过高中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