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这个题目其实很不好写,担心写偏了哈。多指点!
是的,没有印刷成本和原材料纸张的成本,但占比有限。
估计卖电子书出版行业担心的是国人习惯"免费复制"。
和多看合作是个好的实践。 建议和当当,淘花网也尝试合作,拓宽电子书的销售渠道。
没有做过完整的统计,感觉所有品种平均是在4000册上下。目前的市场看,能一年销售3000册的书都算是相对好卖的书:-)
您的上述数据数据与实际数据有些差距,基本各年的量都大概少10的数量级。
我从图灵社区首页的 2012年图灵图书目录 中统计来的。难道是说这个文档里列出的书目,比实际出版的少1个数量级?还是说和人邮出版的比较少1个量级?
目录上是在卖品种,过去年份出的不少书都绝版了。比如2007年我们其实出了100多种,现在还在卖的只有两种了,惨烈啊。
实际报废率有的甚至高于此。书要是破损了或者过时了(如技术更新等),只能报废。报废也不再折也是避免对正价图书销售的负面影响。如果大家都等折了再折,书的销售估计就更不乐观。
太浪费了,如果只是些许破损,不影响使用的话很想要啊,没办法变废为宝么?
哈,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其实可想而知,难度是很大的。国内出版社的一手数据都很难拿到:-)
国外情况类似。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定价相对于印装纸张成本(他们这一块绝对值比我们高不了太多)要高得多,所以文中第1项要低一块。而其他项,只要涉及人的,都比我们高。他们的销售折扣好像也比我们高。美国技术出版社还有一个好处,是全球市场,所以印数总体上比我们还是大一些。
多谢两位的回复
这是显而易见的趋势。不过,App Store里也有Chillingo这种publisher不是?中间环节只要做得好,有核心价值,还是会继续存在的。
谢谢,已修改。
写作能力还得再提高。
不觉得啰嗦啊,不同风格吧。
其实书是一种很特别的商品,成本和印数有很大的关系。简单说,如果一本书首印量是1万和首印3000,定价的差距会非常明显(因为平摊到单本书上的成本会降低),如果首印10万和首印1万又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平摊到单本书上的成本会降低不止一个数量级)。所以,计算机类图书之所以贵,根本原因读者群体小,受众有限,销量和印量也就都很小有直接的关系。
68 2012
93 2011
146 2010
105 2009
27 2008
2 2007
6 2006
按年均100种图书出版(11年有点不太景气?),每种图书又按文中说的3k册发行量,收益2w看,那每年的毛利大概是200w ?感觉3k册有点少,不知平均的发行量是多少。
我觉得那样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