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时间
  • 按推荐
  • 谢工在图灵
    很有价值的信息,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把内容做好,一切为内容服务的,不管多少代价。目前定位明确,围绕书这个项目,延伸内容,因这个资源网店和社区都没有做好,我们能做就先做到位,后续有内容有价值,我们再考虑其他。
    谢工在图灵  发表于 2011-10-26 15:54:27
    推荐
  • 流星在线
    不错啊。专业。。。
    流星在线  发表于 2011-10-26 13:30:53
    推荐
  • Zoom.Quiet
    图灵勇于主动担当改变已被QQ/Dsicuz! 深度娱乐化的中国互联阅读风气,
    非常非常令人振奋,也很认同;

    不过,俺是专业吐糟的! 先反馈一下,俺对以上原则的个人看法:
    - 单方面的关注,是无法形成圏子的, Google+ / webo 已经证明了,有见过关注同一作者的人们,相互交流的?!
      - 没有内部关注的圈子,那只是幻觉,不过是系统形成的特定数据集而已
      - 非得相互关注,相互认识,明白是谁的圏子,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
      - 这点,仅仅通过关注是无法达成的,必须同时结合其它各种加速人们认识的支持
        - 而人们相识,不是靠简历,而是靠 working together!
    - 简单不会产生黏性的 ;-(
      - 黏性~就是心理的钢性需求,知道这儿有懂你的人
      - 简单/洁的设计/功能/流程,并不能产生这种心理认同
    - 标签已被证明无效了:
      -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世界是混沌无序的,是没有一套现成的明确的标签体系来进行标志的!
      - 特别是中文的多义性,同一事物使用多种标签文本是自然的现实的,那么面对4个以上的标签时,基本就不关注了,因为无法使用了
      - Folksonomy和中文: http://SKM.zoomquiet.org/data/20050205100937/index.html
      - 以及参考 del.icio.us 以往总结出来的各种 tag 技巧
      - 引导大家固化使用 客观+主观,领域+人物+动机+重点 ... tag 技巧,才可能有正面耸作用
      很难...
    - 评论多数不是内容,只是情绪
      - 而且一但和利益有关联,比如说,书托機器人什么的
      - 那么,参考BBS己死的相关调研,必然落入 娱乐化->死亡 的整体进程
      - 怎么引导对内容而不是作者评论,俺想是个靠谱的方向
    - 投票更加没谱
      - 专家推荐大家都不相信了,自个儿随手乱点的,有什么参考价值?!
      - 比如说,开复要求学生们,对他的书,在图灵给推荐/投票,那么对整个选票体系的价值体系是种什么效果!?
    - 人力保证质量
      - 少了前提: 须是高质量的人力
      - 或者,简单点,真正理解社区内容质量标准的人力
      - 维基百科用了多少年,多少技术力量,都无法作到 100% 的人力靠谱
      - 图灵如何作到?
      - 俺想,先促使所有作/译者 来亲自关注图书的传播/学习/评注.... 才是个人力积累的好方向


    PS:
    朋友们 push 的内容有重复,这本身不是噪音,而是非常靠谱的风向标:
      - 重复推荐的内容,必定是流行内容
      - 时隔多年被重新推荐的,必定是经典
      - 被反复推荐的内容,肯定是公认的内容
      ...
      被机械化过滤了这类附加信息,不如 Buzz 呢...
      
    Zoom.Quiet  发表于 2011-10-26 09:50:20
    推荐
    • 路要一步一步走,时间尚早,慢慢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因素是相互牵涉,每一个因素单独说,还是和其他因素放在一起说,结果又会不同。好还是不好是比较的结果,先要确定一个参照对象,再来比较才有更大的意义。

      温谦  发表于 2011-10-26 10:01:23
    • 周琦说得太好了!

      大头  发表于 2011-10-26 15:42:11
  • 常新居士
    用户习惯的培养和引导很重要,对评论投票Amazon做的很好,而国内京东等都是靠返点奖励来引导,推荐你看看《Gamification》
    常新居士  发表于 2011-10-26 09:15:14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