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提问啊!我看了这本书的英文版,感觉很有收获。
我当时看到这个选题就想多换几本回去给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什么的都备上,自己再留存一本。所以着急,想着过年带回去呢哈哈~
看这本书需要有一颗比较强大的心,否则越看越闹心。很多地方是讲犯罪心理的,比较阴暗。
呃,我之前看选题名称是家长的防狼手册那种,还以为会相对比较轻松= =|||
你可以管楼哥要个看看。
get√!
问题2:伤害一旦形成,心理的阴影就会挥之不去,特别是儿童,倘若我们是其身边的人,我们应该何以加以引导,使之注意力能转移,逐渐淡化阴影?
2:如何帮助人们正确看待自己也许有些“变态”的性癖好,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咨询甚至治疗?
3:如何让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性别转换等群体正确看待自己的“不同”,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应对偏见、歧视和暴力,如何健康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性。?
Q2. 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遭受性犯罪的人持错误态度,即对犯罪者的批判要远小于对受害者的“歧视”,比如会认为受害者“不贞”“不洁”等。如何努力消除大众的这种偏见?
Q3. 性犯罪受害者不仅指女性,也有相当一部分男性因为法律、制度等的不健全而在遭受不幸后被迫“忍气吞声”。在短期内不能解决立法问题的前提下,如何使男性受害者也同样获得关注和安慰?对于所有受害者(无论何种性别),应该如何与之相处?(比如是绝口不提,完全装作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还是不断安慰,表示支持和鼓励?)
Q2:童年时期遭受到家族成员(如继父,兄长等)的侵犯后,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自己以将损伤降低到最小并最快速恢复心理健康?
Q3:是否性犯罪者都带有一定的反社会人格?
2.关于这块的工作,您遇到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您目前在的工作重心在于哪方面.
3.对于这些犯罪者,他们主要哪些生长环境和经历造成了他们日后的犯罪.他们有没有机会提前发现自身不对的苗头,而尽快去进行治疗和疏导.
4.关于家长在孩子什么时期,给予想对应的合适指导和意见,除您这本书之外,您能否推荐一些资料和书籍.
2. 普通人可以进行某些非专业的研究吗,如果可以的话,您有什么建议?
3. 哪些因素导致原本普通的人成为性侵者、施暴者?
4. 性侵者的行为是可以纠正的吗,如果可以,通常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效果如何?
5. 对于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减少和防止这种侵害犯罪,您有什么建议吗?
6. 对于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女性,您是如何帮助她们的?
Q1.这项研究需要怎样的社会和制度配合才能更好的减少犯罪?
Q2,作者对受害者和施暴者是什么态度?
问题2:中国的地铁公交比较挤,经常发生色狼趁乱揩油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时怎样才能有力回击?
或者说上帝为什么会造出这样的人来?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Q2.对于最高院未核准唐慧女儿案两主犯死刑你有什么看法?对于性犯罪者的惩罚与量刑,你觉得应该如何做才能让性犯罪者真正改过自新和最大程度的安抚受害者的心灵?
Q3.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白夜行》中讲述了女主人公在童年时被恋童癖男人多次玷污,长大后造成了极度扭曲的心灵,并以相同手法对付身边有害她利益的人,因为她相信这是摧毁人心灵最好的方式。因此你对于幼年性受害者受到的心理创伤如何修复有何看法?如何避免她们长大后形成极度扭曲的心灵和反社会人格?这个社会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她们?
Q2:一对恋人,在社会或家庭压力下,会对他们的恋情有什么影响,会对他们之间的性爱观念产生影响吗?这些压力会直接表现在他们之间的性爱上吗?
Q3:大多数性犯罪者的童年时期的经历有什么共性吗?性犯罪者之间都会有一些相似的经历吗?如果有,那他们都经历过什么?是否可以通过了解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从而可以判断该人是否有性犯罪的倾向?
Q4:从性爱过程中是否可以感知一个人有没有性犯罪倾向?大概从那几个方面可以感知出来?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一个人是如何成为禽兽甚至禽兽都不如的?嗯,这历程一定很艰辛吧…😁
Q2、恋童癖与一般的强奸犯心理有什么不同吗?
2 如果有这个基因的话,家庭环境或社会环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他们的”兽性“
3 美国是不是会给恋童癖,打特定的激素,来预防他们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