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电子刊如今已经出版了22期,从一开始的好评如潮,到现在的“怎么这么抽象啊”“赶脚内容没有以前好了?”“一下就翻完了,没什么内容啊”……小编表示压力很大,现在的码农读者太难伺候了,明明是本免费杂志,¥%#%&*%@#¥*@¥#@!
但是,一看到好评,盼盼姐还是会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各种正能量啊“这么好质量的杂志还免费,天上掉馅饼呀”“希望一直出!每一版都读了,很值得推荐!!”……
所以《码农》还是会一直做下去,但是,是好是坏,您得给个话儿啊!
活动规则:在本帖中留言,选出任何一期中你最喜欢的文章和最不喜欢的文章,即可获得图灵社区银子2两!凡吐槽吐得掷地有声者,加赠银子3两(共5两)!(怎样使用银子兑换图书)
活动时间:本活动长期有效。
最喜欢的文章:创意帮创意——一个关于图书、出版和筹款的故事
看了这篇文章,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次知道 Kickstarter.com 这个筹款网站,知道了一种新的出版方式。可惜这种策略在国内估计行不通。
最不喜欢的文章:柳泽大辅谈如何想出好创意
最喜欢的一篇是《对话归隐的大师:高德纳》,对话形式的文体能带来不一样的视角,让人除了仰望也能亲身体会到大师的思想。
相对来说,不喜欢的文章是《柳泽大辅谈谈如何想出好创意》,个人觉得谈到的许多内容还是比较个人的,并不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2月27日21:26来自加网分享按钮
最喜欢的文章是《移动应用UI设计反模式一瞥》,“反模式”让我想起另一本书《GUI设计禁忌》。这种写法比较轻松,看到一些做的很烂的设计笑一笑,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比直接讲“应该如何如何”更容易接收。
最不喜欢的是《Trip Hawkins:离开苹果后,我创立了EA》,这篇文章是摘自Gammers At Work。看起来这本书也不会太有意思。Coders / Programmers At Work两本书挺好,同出版社有一系列的XXX At Work,其他的怎么样就很难说了。这类访谈的好坏强烈依赖于采访者的水平,能否问出有深度的问题,能否激发受访者说出思想深处的、值得读者借鉴的东西,决定了书的好坏。Coders At Work的采访者原先是程序员,还写过Lisp编程的书,对“什么是一个Coder核心的问题”有想法,所以能采访的好。这篇Gamers看起来就是些普通记者问出来的问题。
最不喜欢的栏目“妙评”,去掉都可以,不好意思。
建议:人物栏目的主要人物都是网上知名度很高,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高,但却很牛的人,希望《码农》关注他们一下,比如,淘宝有个花名叫多隆的,人称扫地僧,外人了解的不多,不放访谈一下咯
本期的《玩家也编程——“韦诺之战”的开放软件架构》不怎么感兴趣,可能是一向没怎么关注这个领域。
另外,每期的“书榜”相当有用,本期推荐的书中最喜欢的有《HTTP 权威指南》和《算法(第4 版)》,遗憾的是似乎在图灵兑换不到了。
最喜欢的文章:《阿怪:二进制?十二进制?》
台湾的 @Sir阿怪 是会写歌的数学系学生,我是不会写歌的数学系学生,呵呵。
英国的小孩如果数学不好也不会讨厌数学,因为他们的老师都很喜欢数学。“你不会没有关系,可能你还没有开窍,但是拜托你不要讨厌数学哦。”(还好,我从小就对数学着迷。)
这篇访谈最适用的忠告是:千万不能自告奋勇帮很多亲戚朋友修电脑,否则让人觉得搞IT的就是修电脑的,那就忙不过来了。
(吐槽:从头到尾就没搞清楚为什么音乐是十二进制的。)
本期最不感兴趣文章的是《当苹果的设备越来越多,如何正确检测不同设备的功能?》,因为兴趣不是这个方向,所以对一大堆这种代码无爱。
最喜欢的文章:《移动应用 UI 设计反模式一瞥》
文章中指出常见反模式是标新立异、隐喻错位、愚蠢的对话框、图表垃圾、按钮海。
其实这些反模式不仅出现在移动 UI 设计中,我们在设计其他用户界面时,也要避免这些反模式。
由于篇幅限制,该文只介绍“标新立异”这一种反模式,然后我到图灵社区继续阅读《移动应用UI设计模式》第10章反模式(http://www.ituring.com.cn/article/19492)。
标新立异式设计的目的在于求新、与众不同、突出创意或创新。但大部分时候,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用户难以理解,产品很难使用。愚蠢的对话框反模式:不要打扰用户的使用过程,当用户执行了不可撤销的操作(如永久性删除)时,仅显示个确认窗口就行了。
这些反模式使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本好书:《SQL 反模式》(http://www.ituring.com.cn/book/738)。
不管是 UI 设计反模式,还是 SQL 反模式,我们都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改进我们的程序。
最不喜欢的文章:《iOS 应用如何初始化基本数据模型?》
吐槽一句:这篇文章中的 Object-C 代码也排版得太难看了,难道《iOS 应用开发攻略》这本书中的代码的排版格式也是这样的?虽然我不懂 Object-C。 :)
自己每期必看InfoQ的《架构师》主要面向架构师、高级开发人员、技术团队Lead的。《ITeye新闻月刊》定位是资讯。它们都有共同特点,依托于自己平台的内容。 以月刊的形式提供精品阅读。目前《程序员》一期搞一个技术主题,客户也可以有选择的购买。《码农》目前做的像饭后甜点,希望越做越好,成为必不可少的主菜。建议应该给《码农》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页,放上目标用户,传递的价值,远景等(也许已经有了,我没找到)。另:如果能在豆瓣阅读中看到就更好了。
最喜欢的是《JavaScript 模块化开发一瞥》,与《36X》等其他科技类杂志不同的是,码农除了时事评论类型,真正讲实在的知识点的文章太少了(大概真的能写好的都出书了,这恰恰也是图灵的优势)。这篇文章对很多概念的表述都异常清晰,排版也非常的精致,翻译也非常地道。
对《通才还是专才——由摩托裁员引发的讨论》不太感冒,可能是最近的《Mac技巧》越写越好,回头再看这种「早期文章」的关系。
刚开始看,看到《码农餐厅》的时候笑了。。这个创意很有意思。期待杭州也能开一家,哈哈 ~
那个《3天准备,迎战千倍用户》不是很感兴趣,可能不是做那一块的,所以没吸引力~
最近在学flex,希望下期能出关于flex之类的~
不太喜欢的是那篇《信息是神马》。作者的表达有点太超前,我看得云里雾里,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令我回想起了晦涩的大学里看的一些西方哲学书籍。说实话,看了一般都没看清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观点,很隐晦。个人以为,技术人表达观点,可以借鉴一下Paul Graham的散文风格。言之有物,清晰易懂,简单直接最佳。不知道各位看客是不是有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