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一峰,生于70年代,在上海长大,当过高校教师。平时喜欢读书、上网、看电影和散步。对编程感兴趣,自学过网站开发,出版有《黑客与画家》《软件随想录》等译著。
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对各种事物都有着深刻好奇心和善于考据的思维方式的阮一峰,无疑是一个思想的人,一位对一切美好事物及感情充满向往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阮一峰广泛涉猎,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并且乐于分享:他将自己从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段经历中所得的感受和思考,都发表在了2003年开通的博客上。累积至今的1500余篇博文,书写了各种庞杂的知识,理性且不乏人文关怀,试图以个人单薄的力量向社会传达一种向善的理想,希望通过这些文章来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个独立思考者。
《如何变得有思想:阮一峰博客文集》是知名博主阮一峰首部文集,对于他来说,这是一场理解世界的探寻之旅。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他说道:
读书笔记是我的习惯,这本集子是多年(2004年——2013年)笔记的选集,全部文章都曾经发表在我的博客(http://www.ruanyifeng.com/home.html)上。因为是笔记,所以风格比较自由。通常是摘录一些原文,写一些感想。重点不是全面评价,而是记录一本书(一部电影)打动我或令我思索的地方,希望帮助自己备忘:多年以后翻到,不要忘了曾经的感悟。
毋庸讳言,这本书对我个人的意义比较大,是成长的记录。但是,每一篇都是认真写的,而且涉及的内容很多,不乏趣味,想来对其他热爱读书的朋友也会有帮助。
选择《如何变得有思想?》作为书名,只是想挑一个醒目的名字,整本书其实是一本涉猎广泛的笔记体文集。好在全书的主题(或者说我人生的主题)还算集中,就是企图理解这个世界。
作品选读:阮一峰:为什么写博客?
最终入选问题的提问者,将获得图灵社区送出的图灵电子书一本。
往期活动回顾:
独立架构师Simon Brown访谈问题有奖征集,问题入选的获奖者有:2gua,cage,大廖,fdy1045
《代码本色:用编程模拟自然系统》作者Daniel Shiffman访谈问题有奖征集,问题入选的获奖者有:华元,旁观者,fdy1045,samael,2gua,孤光
Jolt大奖获奖作者Venkat Subramaniam访谈问题有奖征集,问题入选的获奖者有:cornell,2gua,fairjm,fdy1045
算法信息论奠基人格雷戈里·蔡汀访谈问题有奖征集,问题入选的获奖者有:pwh0996,旁观者,wlyg,赵丹 Diana Zhao,imt,坚持,华元,dlitchi,fdy1045,sssgggyyy,大廖
我也拜读了您的技术博文,从近期的《Unicode与JavaScript详解》《SSL延迟有多大?》《数据库的最简单实现》到几年前的《陶哲轩的数学题》《回车和换行》,或详或略,都讲述了技术的某个专题,长的文章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短的博文简要说明一个知识点,让人增长(技术)见识。
您是否有意向出一本技术类的精华博客文集?就叫《如何变得有技术》好了,呵呵。
做成Reddit 的 AMA(Ask me anything)那样
在学校,基本就是八小时工作制,工作做完了,那么剩余的都是个人的自由时间?
如何分配个人的自由时间,让自己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呢?
对于在企业上班的一族,以你过来人的经验,是否可以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建议呢?
2. 如何选择自己想要涉猎的方向呢?
能否根据你自身的成长历程来分析一下呢?
又或者,针对世界 or 中国的当前形势与未来的形势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给年轻人呢?
3. 有句话叫“知易行难”。
不知道阮老师学习了那么多的知识,到底又是怎么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行动上面去呢?
又或者,请阮老师对“学习与行动实践”这个问题说一下看法。
学习要怎么样结合行动,才能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呢?
4. 互联网的时代来临,不知道未来的学习模式/工作模式会发生什么的改变呢?
阮老师是否可以谈一谈个人看法。
学习了一样新技术,比如学习了java,一段时间不用以后能忘记一半。有的时候真的很想去学某个东西,但偏偏学了没用,只是因为有趣,但这样学习有意义吗?是不是我们没学习一样东西,都要抱着目的性?
我想问阮一峰是怎么成为一位知名博主的。除了坚持写博客之外,还需要做什么。
标题党?
好吧,我的问题是:”风格比较自由“的读书笔记与”重点式/摘要式“的读书笔记,为什么峰哥选择前者?
2.您会去找一些跟您有"兴味相投"的朋友呢,如果有,您会通过什么样的线下活动去参加呢.
3.您与人交流的时候,比如历史,您发觉他讲的跟你所知的不一致,不过感觉他讲得自信,您会如何处理呢,听下去,还是小辩一下,还是打断他,引到别的话题去呢.
4.您特别喜欢的文人(近代或现代)是谁呢,您觉得现在什么样的文章叫做文学.
1.我读过您翻译的《黑客与画家》,觉得文采真棒!我自己总结的英语学习经验就是“英译汉考察的其实是汉语表达能力,汉译英才能体现出真实的英语功底”,请问您是如何培养出您的中文母语素养的?怎么学+怎么练?
2.您是如何积累技术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