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也是讲究包装的,包装分为两种:简装和精装。市面上的图书以简装版为主,这和图书的属性有关——重在传播内容,读者买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内容。那么,为什么还会有精装图书呢。这要从精装版的印刷和装订说起。
精装书和简装书的印刷过程都是一样的,但通常精装书的用纸会更好些,比如用更厚重的纸(纸张的克数大)或者更高档的纸(铜版纸)。另外,精装书印刷过程中印厂会更注意色差和套印,所以呈现效果会更好。
精装书和简装书的主要区别在装订上。简装书通常采用胶订工艺,即用装订用的胶将书的内页的各印张粘在一起。简装书的封面通常也是普通的铜版纸,所以装订好的简装书是可以弯折的。而精装书通常采用锁线工艺,就是用线将内页锁在一起,然后粘胶,这样装订的书比较结实,不易掉页。精装书的封面一般为硬纸板,纸板上糊上印刷精美的铜版纸形成书皮。精装书无法弯折,看上去档次也高,显得更厚重、精美。
因为以上差别,精装书的成本更高,因此定价也高。用当下流行的词,同一本书的简装版和精装版相当于屌丝版和高富帅版。
而出版社之所以在简装版后还要推出精装版,是为了满足对书的呈现效果和阅读体验有更高要求的读者。对于可以传世的经典(比如图灵出版的高德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黑客与画家》),出版社通常也会考虑出精装版。
下面谈谈超级畅销书《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为什么要出精装版。
现代社会,设计已经不再是专业设计师的事,我们每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会接触各种文档写作,比如邮件、PPT。本书就是用这样浅显的例子来说明设计的基本原理,适合所有非专业人员,也适合作为专业设计人员的入门书。这也是书名中“写给大家看”要表达的,真的是一本普适性的书,可以帮助读者在审美时不那么手足无措。所以,该书中文版2009年1月份推出来后,深受读者喜爱。
2009年这个版本,是简装版,内文是80克铜版纸。对于这样一本谈设计的书,是否精美是很多有完美情节的读者比较在意的。我们也收到了不少类似投诉,觉得书中的色彩不饱满,个别有色差,封面太简陋,等等。图灵是出技术书的“实用型”出版单位,或者说,我们是注重内容质量甚于包装的“大老粗”,早几年对此类读者反馈没怎么在意。可这两年不行了,既有受这本书中的理念所影响,也有我们出版的《简约至上》等诸多谈设计的书所熏陶,深感有必要把这样一本书做得更精美细致些。于是,2013年启动了出版《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精装版流程,2014年5月上市。精装版内文全彩铜版纸印刷,真实再现了原图的丰富饱满,更好地配合实现作者的四大设计基本原则。封面也重新设计,两个封面的对比效果如下。另外还做了裹封和塑封。
精装版贵不?是的,比简装版贵一个汉堡包的银子。如果你觉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下心情愉悦进而更容易掌握书中内容,那么这点儿银子根本不算啥,好心情和宝贵的时间可不是十几块钱可以买来的。
如果您没有纸书情节,况且知识是用来理解运用而非珍藏在书架的,那么简装版经济实惠。另外该书同时在售电子版。
各取所需即是。出版商的目的是尽量满足各类读者需求。
对于小说类(非技术性)书籍而言,电子版的比率会越来越高,毕竟能够让人重读几遍的小说还是很少的。然而,对于一些典藏籍的小说,例如,冰与火之歌,估计纸版书的销售不会有丝毫印象,看一下重庆出版社关于这部小说的印数就可以了(备注:N年前,网上就出现了这部小说的文字版)。
对于计算机(包括其它行业的)专业书籍而言,纸版书不会消失,技术之所以为技术,如果读一遍就能完全懂的技术,估计出版的价值几乎为零。我个人的习惯,还是喜欢在计算机书籍上做笔记,特别是引进版。
为什么是21?猜测一下,《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自出版以来,总共重印了21次:)
看到精装版挺心动的,但考虑到经常要搬家,纸质书太重了,又放弃了。
纸质书与电子书阅读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纸质书,可以再次翻阅查看之前的划线和笔记,而对于特别喜欢的书,我会想要购买精装书作为珍藏。但就目前的现状,我还是会更多的购买电子书,这样每次搬家的时候会轻松一点,呵呵~